
先登記後付費 三方法線上收集個人資料
雖然很多中小企都希望走向數碼化,但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將整套服務流程轉移到線上,例如美容師總不能在網上替人修甲修眉,即使經網上宣傳,客人還是需要在實體店做Facial。這種「半線上」的宣傳模式很自然便會引伸出兩類的付費方法,其一是先在線上付費,及後再到實體店享用服務,其次是先登記資料,及後在實體店完成服務後才付費。
選用那種付費方式所需要考量的地方不同,沒有說那種方式是絕對有效。但不要以為登記個人資料比說服客人付費更容易,需知道香港人十分重視私隱,如商戶在銷售過程中要求客人留下太多資料,客人總會擔心商戶取得這些資訊後作不良用途,所以就算要客人留下個人資料也要有一定技巧。
一般而言,利用線上渠道登記客人的個人資料有三種方式,第一是利用上文所說的單頁式頁面,先在社交平台廣台吸引潛在客人進入頁面,然後結合製作單頁式頁面的5大元素,加強客戶對你的信任度,唯一不同之處是在Call To Action的一步中,不再是要求客人付費,而是留下個人資料;另一種方法是盡用Facebook收集個人資料的功能。在Facebook設定廣告時,商家可選擇廣告的目的是為了收集個人資料,Facebook便會篩選出最有機會留下個人資料的客人,令商家事半功倍;最後同樣是利用Facebook的獨有功能,在廣告加入Whatsapp的聯絡按鈕,只要興趣的客人經Whatsapp與商家聯絡,商家自然能得到客人的資料同時,亦能向他推銷旗下產品或服務。
即使取得客戶的個人資料,如何使用這些資料也很重要。據我過往經驗,很多商家之所以廣告沒有成效,是因為過於急於求成,希望直接取得客戶的聯絡電話,本身要令客人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已非易事,如果在取得電話後不斷經即時通訊軟件Cold Call,反會令客人討厭你。將心比心,如果有商戶不斷經Whatsapp騷擾你,你也會對他深感厭惡,甚至會封鎖該號碼。故此,在取得客戶的個人資料後,如何與他保持距離也很重要,太貼身的宣傳往往只會造成反效果。